广告区域

广告区域

当前位置:首页>>网络热点

腾讯已斥资434亿港币!A股港股再迎回购小高潮,有公司100天操作70余次In网络热点 @2023年12月15日

腾讯已斥资434亿港币!A股港股再迎回购小高潮,有公司100天操作70余次

  来源 华夏时报

  临近年底,A股及港股市场又迎来一波回购小高潮。

  根据Wind数据显示,12月14日,港股共46只个股回购,7只个股回购金额超千万港元。同时截至14日,12月已有329家A股公司回购,回购金额达78亿元。

  回购频次方面,一些港股公司表现突出,甚至有公司不到四个月发起70余次回购,发生如此高频的回购究竟为何?

  港股现高频回购公司

  数据显示,港股赛晶科技(00580.HK)自8月23日开始频繁开展回购行动,截止到12月13日,已经回购达到70余次,合计回购894.6万股,共计1357.1万港元。

  根据公开资料,这是一家电力电子器件供应商和系统集成商,拥有阳极饱和电抗器、电力电容器、层叠母排等功率半导体及配套器件技术,以及固态开关、阻抗测量、在线监测等前沿性电力电子技术。2010年10月,赛晶科技在香港主板上市。

  记者注意到,其股价自今年年初开始下跌,从最高2.28港元,跌至目前1.38港元。股价下滑,叠加如此高频的回购,公司有何内情?

  15日,《华夏时报》记者致电赛晶科技,其投资者关系总监表示:“公司的经营非常乐观,股价下跌是随着市场整体下跌,公司股价的走势基本上和恒生中小盘股指数的走势是相符的。”

  对于为何会出现百余天回购公司股票高达70余次的现象?赛晶科技投资者关系总监称:“去年已经发过一次公告,公司计划用不超过1亿元来做回购。做这件事的原因首先是因为公司估值现在处于一个比较低的状态,通过回购的方式表达对公司未来业务发展的信心;其次是目前港股市场的流动性也不足,通过回购的方式来为公司提供一些流动性支持。”

  记者注意到,这家公司2023年中期业绩显示,收入同比增长约9.4%至约人民币4.6亿元,归母亏损约为人民币608.8万元,亏损同比减少14.8%。其营业收入全部来自制造及销售电子电力部件。

  关于业绩表现,上述人士表示:“公司业绩从今年开始是一个反转,会有来自两方面的变化。一是外部环境改变,随着国家风光大基地建设的推进,对电力外送持续有较高需求,尤其从今年开始,下游的项目启动数量增加;二是公司自研的IGBT模块,包括芯片,今年开始进入一个产能的快速提升阶段。”

  其中期报告显示,在输配电领域,2023年上半年,赛晶科技交付了扬州——镇江±2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、220千伏中埠——亭山柔性低频输电示范项目、阳江青州五、青州七海上风电场海缆集中送出工程等多个项目。IGBT模块销售数量则达到10万,销售收入4800余万元。

  A股203家公司回购超亿元

  对于持续回购的现象,星图金融研究院研究员武泽伟认为:“开年以来,A股、港股持续下跌,两市的投资价值正在逐渐凸显。而连续回购则可以向市场传达更为强力的信号,一方面,这表明管理层对于公司未来业绩具有高度自信和向好预期;另一方面,这也是通过实际行动展示公司现金储备充足,经营状况良好。”

  同时武泽伟表示,从历史上来看,回购高峰往往与市场底部是相重合的,这主要是因为管理层相较于普通投资者具有信息优势,对于公司真实价值的理解也更为深刻,往往倾向于在股价被低估时开展回购。而大规模回购潮可能意味着A股、港股都已经临近低点。

  根据Wind数据显示,截至12月14日,今年已有196只港股获公司回购,53只个股年内累计回购金额超亿港元。其中,腾讯控股、友邦保险、汇丰控股年内累计回购金额最大,分别获公司回购434.12亿港元、271.66亿港元、200.14亿港元。

  而A股方面,截至12月15日,今年以来已有1517个回购方案实施完毕,涉及1031家公司,其中203家公司已完成回购金额超亿元。其中美的集团、中联重科、海康威视回购金额居前,分别已完成回购28.94亿元、26.40亿元、26.09亿元。

  两市大规模回购潮,被视为市场正在传递出信心。对于后市,东方证券策略报告中提到,目前活跃资本市场的政策不断出台,市场底部不断巩固,结合业绩和估值等数据,认为今年四季度市场继续夯实底部,或在2024年春节前后迎来拐点。

  渤海证券则分析认为,时值年末,市场的扰动风险将来自于流动性环境的变化,展望来看,未来一阶段如果国内流动性由于年末时点问题出现收紧,或北上资金流出压力较大,则市场还将维持磨底过程。如果市场流动性环境出现边际改善,亦或北上资金转向流入过程,则市场将具备更多反弹空间。总体来看,市场即将迈入春季躁动阶段,投资者对市场应抱有信心,耐心等待新的资金共振方向的形成。

  上海社会科学院数字经济学者王滢波则提醒投资者:“根据历史数据,回购并不一定说明公司股价被低估,也未必能够提振公司股价,孰是孰非,还需时间验证。”

上一篇:下一篇:

发表评论: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